联系方式
你的位置:首页 > 快捷通道 > 学术讲座

博学讲堂 | 福州理工学院举办“博文约礼: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朱子文化专题讲座

2024/3/21 10:37:42      点击:

为深入推进福州理工学院5A校园建设,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3月20日下午,博学楼209举办题为“博文约礼: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的朱子文化专题讲座,主讲人系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黄丽奇老师。此次讲座面向全校学生,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是专业课程建设与课外文化育人活动有机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年大学生对朱子文化的创造性传承。

本次讲座历时约两个小时,黄丽奇老师主要从朱熹教育思想概述、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校园朱子文化建设总结等四个方面进行主题阐述。首先,黄老师通过“南溪说孝”“沈郎问天”“沙洲画卦”“托孤五夫”等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切入讲座主题,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兴趣,向同学们介绍了教育家朱熹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然后,黄老师详细介绍了朱子一生著名的教育活动,例如修复白鹿洞书院与制定一整套学规、修建武夷精舍与传播理学、倡导州学县学与主持修复岳麓书院,指出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其次,黄老师现场通过阐述朱子论“小学”和“大学”教育,使得同学们了解到“小学”以“教事为”,具体说,就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从日常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大学”的任务是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紧接着,黄老师介绍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件大事“朱张会讲”与“鹅湖之会”,以及朱熹与其弟子蔡元定之间“悬灯释疑”的故事,使同学们更为全面、立体、深入地了解朱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两大贡献:一是“返本”,是指朱子全面系统地对孔孟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传统经学、心性哲学、政治伦理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总结;二是“开新”,是指朱子在以孔孟原始儒学为主体的儒学基础上,继承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开创的理学思想体系,并吸收了佛教、道教和历代众多思想家的部分思想精髓,加以综合创新,把宋代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黄老师的说理环节深入浅出,辩证地分析了朱子教育思想中的童蒙教育观念、道德教育理念、书院教育方法等,带领同学们思考朱熹书院教育目的和当代价值。

再次,黄老师详细介绍了朱子读书六法、《朱子家训》以及《朱子家礼》,解读了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理一分殊”等哲学思想,阐释了“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内涵,认为礼包括了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风俗,礼是理外在的表现,赞同“克己便是复礼,不是克己了,方待复礼,不是做两截功夫”。黄老师认为高校应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塑立自己新的人生期许,塑造新的理想价值和自我人生,帮助学生释放内心更好的自我。这不仅是教育的智慧,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最后,黄老师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来鼓励同学们广泛地学习各种文籍典章,并且用礼制来约束自己。黄老师指出朱子强调知识与行为的统一,认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她认为朱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和关爱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发展。通过阐释朱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黄老师建议大学教育应重视大学生伦理教育工作,并将朱子理学之“理”与工程伦理之“理”相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将朱熹教育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总之,黄丽奇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国学知识、深厚的人文学养以及独特的个人见解,带领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国学思想的盛宴。朱熹曾说:“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黄老师的讲座声情并茂,激情澎湃,阐述内容与朱子文化历史事件相结合,内容丰富,直抵心灵,对如何提升教风和学风提出相对具体和可行的建议,并鼓励同学们减少内耗、拒绝躺平,通过研习国学经典增强自己的人文底蕴,博观约取,深刻领会朱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达到日久为功、豁然贯通、变化气质的精神境界。

© 2020 福州理工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西江滨大道8号 邮编:350506 电话:0591-62990012 闽ICP备15015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