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理学子三下乡:以身践行,奏响脱贫收官号角
作者:林泽龙 陈扬 杨静静 黄盈盈 朱婧
指导老师 :萧镪镪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三下乡政策为依托探索莆田市仙游县乡村贫困区域的特色致富道路,以考察区域精准扶贫为目的,调查乡村、乡镇在精准扶贫政策施行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探索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找出乡村手工业、农产业等特色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立志寻找出实现区域由普遍温饱进入普遍富裕阶段的方法,从而为脱贫攻坚关键年作出贡献。
关键词:返乡 精准扶贫 大学生实践调研
调研背景:对于2020上半年的中国农村,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带来的极大的冲击,在互联网发达的今日,农村产业与互联网的相性俨然无法与诸多手工业、服务业相比,但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经营手段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的新发展带来的新的希望。与此同时,展望发展,团队成员们也不忘总结陈旧经验,对于几年来全国乡村扶贫计划的实施,团队成员归纳了不少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乡村公民结合经营方式的企业建筑建设的成功以及吸引青壮年返乡建设的难点引起了我们的集中关注。通过经验总结和方案设想,我们希望能在脱贫收官的关键年为祖国贡献绵薄之力,引导青年们对扶贫建设的政策、机制进行了解,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进行发展。
仙游乡镇人民对扶贫政策的态度及了解——调查结果及分析
8月1日—8月15日,团队成员在仙游县多地对镇民展开了对脱贫政策了解的调研工作。
从繁华商业街到偏远乡村,团队成员们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地点的300名左右仙游县居民展开随机抽样的问卷调研。
图为对于精准扶贫的态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泽龙 提供
绝大多数镇民表示很有必要,显然,镇民对县内平均经济水平并不满意,据了解,仙游县内各级各部门都在扶贫工作中迫切希望找准“穷根”,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通过资金引路、产业扶持、技术指导、住房补助等方式啃“硬骨头”。仙游县镇民显然对本县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迫切期盼。
图为政府对农村扶贫的重视程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泽龙 提供
将近三分之一的镇民觉得政府对农村扶贫的重视程度不足,显然,政府在全国扶贫的大进程中对于村镇的扶贫政策很难遍布每个角落,经过团队成员采访,这部分镇民表示:政府可能由于方向、举措产生问题,相关政策并未得到有效的推进。今年作为扶贫收官年,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这些困难经验仍然有待解决。
图为对目前扶贫政策的总体评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泽龙 提供
虽然有不到1/4的镇民满意程度不足,但从大数据来看,扶贫政策在仙游县内取得了巨大进程,为全县不少镇民带来政策上的便利,为本县经济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大影响。大部分人们对此表示还是比较满意的,侧面证明扶贫政策若有效地落实到乡镇,能够普遍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改善镇民的生活质量。
图为是否了解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泽龙 提供
绝大部分镇民都通过:新闻、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对县内的扶贫政策有所了解,镇民对于习总书记的扶贫宣言以及县内各级部门的相关政策尤为关注,“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人人心有所念,这必然是扶贫信念遍布全国的一种体现吧。
图为当前扶贫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泽龙 提供
各个年龄段对扶贫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侧重点不同,镇上的青年团体显然并没有对扶贫的问题看得那么透彻,老一辈的镇民与中、壮年的镇民认为“社会保障的不健全”是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重大难题、问题。据了解,个别贫困户在用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帮扶等各项其他帮扶手段的情况下仍存在返贫风险的,政策的落实过程中面临人口、人力、收入、疾病等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的需求,未来这些社会保障对于政府来说仍是挑战。
政府扶贫政策下达到乡镇后的问题(成功经验及难点总结)
金溪村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的金溪盆地之中,过去的金溪村群山环绕,道路阻隔,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寻求生计,致使许多空巢老人产生,村内有不少贫困户。近年来,随着金溪水质的提升结合优良的种茶环境,如今的金溪村已蜕变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摘帽村、冉冉升起的茶乡新村。
图为金溪敬老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扬 提供
金溪敬老院——“五保户”的归根之处
金溪村由于道路阻隔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工行求生计,导致了许多空巢老人的产生,更有甚者,有了“五保户”这种特殊贫困案例的诞生,“五保户”指的是没有子女,无人赡养的老年人,因此政府需要对这样的老年人进行赡养保障,因此就有了金溪敬老院的诞生,这个敬老院主要面向村内60岁以上的五保户,由政府公职人员以及租雇佣的工作人员进行赡养。而今,金溪敬老院的运营方式是采用的公民营结合的形式——就是由政府出钱建设养老院,将养老院外包给民营企业,这种经营方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政府没有充足的精力来经营这些产业,而民营企业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建设这种产业,而两者结合即可达成共赢,这种由政府办理、民间产业经营的企业模式有效的为这些“五保户”和不少留守老人提供了归宿,成功解决了金溪村的老年人问题,同时还为村中不少贫困家庭带来帮助,攻克了金溪村的一大贫困难题。
雨露计划——乡村扶贫的根本需要
雨露计划是对贫困户和移民户的学生的一种资助,就队员们采访的村干部所言这种扶贫模式显然是有一种弊端的,这会让许多贫困村民对政府和村干部产生依赖因而失去自力更生脱贫的动力而雨露计划是政府对乡村扶贫的根本需求,只有村中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候人们的经济水平才能逐渐提高,否则脱贫只是一时的,完全有很大的返贫风险因此,政府结合企业家对村内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高度重视,并设立基金来扶持这些学生的教育发展以建设家乡,
电商发展——创新未来的光明方向
金溪村本地的茶行业发展的不错,可以作为电商发展的基本产业基地,拓展更多的产业形式,而电商的基本构件需要合适的物流条件,这就使问题回归到了基础建设上,在于村干部的访谈中,村干部提到金溪村需要在基础建设和物流管理上进行更完善的键程,过高的物流成本会不利于本地的电商发展,同时也会导致青年回归投入本地电商建设的人大幅度减少,而随着电商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大趋势,越来越多产业与互联网挂钩,致力于电商发展,无疑是一个未来可期的方向。
脱贫收官计日程功队返乡社会实践
(一)青枣采摘园社会实践
青枣采摘园是龙华镇本地西南村的一位个体户吴老板开设的采摘厂,这个采摘园开设于2015年——是龙华镇本地第一个采摘园,但由于缺乏经验问题,前两年经营不利,甚至有所赔损,但经过朋友的引荐同时改进经营方式,吴老板的蜜枣采摘园最终取得了成功,吴老板也因此提高了自身经济实力,并且引导了同村人也开设了一家采摘园。听闻吴老板的成功案例,政府置办的扶贫产业基地也从吴老板处购置种子,吴老板的采摘园也为同村的许多中老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村中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吴老板的成功秘诀就是——运用了“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网络自媒体宣传途径,为采摘园吸引了不少游客,甚至有国外游客慕名而来。吴老板是西南村近年民营的成功案例,为我们详述了许多民营产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我们也在他的指导下于采摘园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为我们的调研报告打下坚实基础。
(二)度尾镇扶贫西柚基地——“直播带货”尝试
度尾镇的扶贫西柚基地是在龙华镇政府政策扶持下的一处种植产业,以大规模种植并贩卖西柚为主要收入来源,基地内主要劳动力是雇佣村内村民。度尾镇扶贫西柚基地规模较大,产量颇多,以销往各处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同时每年10月左右为西柚成熟期,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地内考察发现,基地内硕果累累,大的果实已有半个头大小,经过基地负责人的同意,团队成员就地取材,开设了网络直播,进行了“直播带货”的宣传,将引流效果展示给负责人观看,引起了他们的深思,表示会对这种电商形式进行研究。
图为团队成员对金溪村村干部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林泽龙提供
(三)金溪村村干部访谈、茶文化主题公园以及敬老院实地考察
金溪村村干部在我们的采访下,概述了整个村的脱贫历程,金溪村是从2017年开始开展扶贫政策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溪村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同时例如“挂钩帮扶”“电商扶贫”“到户补助”“防止返贫”等政策扶持,不少贫困户在近年摘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村支部书记李兆水同志更是先后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县“十佳”村书记。金溪村的基础设施建成后,村委也协商扶持了村内核心产业——茶产业,金溪茶厂位于仙游县南部,泉州、永春、南安三地交界处,山清水秀,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是当地主要输出产业。同时作为村内最发达产业,村中还设立了茶文化主题公园供游人观赏。敬老院也设立在院内,同时处于村委大院旁,方便挂钩的村干部随时了解情况。敬老院设施完备,附近更有“金溪幸福院”供老人消磨时间,逢年过节,村委会会联合村卫生所替老人们检查身体,置办活动,为“五保户”老人和子女外出打工的留守老人提供安心、完备的休养环境。
措施总结与实践感想
对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团队成员总结了以下三点应对方案:
以吴老板和金溪村的成功案例——推广公民结合的企业经营模式,解决其他地区也存在的:政府无瑕管理产业、民营企业没有充足资金的问题。
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广告”、“广播”、“互联网”、“各级部门活动”等形式增加各年龄段镇民对扶贫政策的了解,以保障“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坚持教育为本的脱贫理念,提高镇民整体教育水平,在一定政策、企业与政府的支持、扶持下达到教育水平提高的宏伟目标。
此次实践,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特长,明确分工,就农村脱贫致富的突出问题和基本问题深入了解,主要是针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可行性的探索,在青枣采摘园的社会实践和金溪村与村干部的访谈中取得了一个发展方向——公民结合经营,同时对于农村农产业、手工业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行性——团队成员在度尾镇西柚扶贫基地为基地负责人提供了“直播带货”的设想与可行性,并付诸实践。团队成员经过此次实践受益良多,并立志在中华复兴的大背景、脱贫收官的大进程中不遗余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为今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上一篇:关于表彰2020年上半年完成校内“公共服务”优秀员工的决定 2020/8/17
- 下一篇:福理工学子三下乡:探寻闽都文化底蕴,传承福建非遗文化 2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