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来校作专题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性论述,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聚焦学校办学目标,提升学校服务能力,推进本科教学评估和内涵建设。12月25日,学校邀请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来校作题为“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应用型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专题报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教师代表等近300人聆听了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书记卢榕炜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卢榕炜主持报告会
吴仁华书记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以福建工程学院在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实践探索的生动实例,就应用型高校加强专业建设问题,重点围绕“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是办学提升的核心能力、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等三个方面内容与大家进行交流。他指出,大学的核心能力就是服务能力,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教融合的紧密程度。产教、校企是利益共同体,至少是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共同体。当下的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基础能力要求不断拓展、跨学科跨专业培养要求不断强化。高校只有在服务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科、专业特色,从而不断强化特色逐步形成优势。
福建工程学院吴仁华书记作专题报告
吴书记强调,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要求学生接受基本的工程训练及实践锻炼。“工程”与“管理” 都是做的学问,都强调历练、强调经验积累。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结构化的,产业链、价值链上的不同区间对应用型人才能力要求是有差异的,学校的资源获得能力是有差异的,招收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找准这三个差异的交集、将能力要求精准转化并定位到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中是办好应用型专业的根本。
吴书记指出,服务能力的实现主体是教师,教师能力提升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内生动力。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路径就是培养一批懂教学、会实务、善沟通的教师和教学团队。要进一步强化办学价值认同、目标认同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统合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融合。
报告会现场 老师记录笔记
吴书记建议,福州理工学院“工程师+讲师+技术股东”的众创模式有很好的实践基础,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充分肯定,但如何解决好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做好“三个一”:建设一支融合的奉献人才队伍,一个科学的探索培育过程,一套有效的引领评价机制。
报告会现场 老师专心致志
在报告的最后,吴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希望大家一是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二是要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三是要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四是要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报告会结束 现场掌声雷动
卢榕炜书记在主持中表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内容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宽、观点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学校今后在探索富有理工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深化校企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21年学校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共同推进学校“十四五”期间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 上一篇:福州理工学院获2020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2020/12/30
- 下一篇:福州理工学院首届“我与读书”征文活动圆满收关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