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敬业观与吕榕麟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讲座在学院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进程,3月27日下午,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方彦寿教授把吕榕麟同志的先进事迹,与朱熹的敬业观紧密结合起来,以“朱熹的敬业观与吕榕麟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为题,为学院基层党务干部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
方彦寿所长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校长吕榕麟同志的生平事迹,通过吕榕麟同志的爱人、同事以及主治医师对其不同角度的评价,赞扬了吕榕麟同志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他指出,作为党员,作为老师,作为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者,我们要向吕榕麟同志学习,学习他的“一种品格、三种精神”,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尽忠职守、勤勉工作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无私忘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方彦寿所长还将吕榕麟同志的敬业奉献精神与朱熹的敬业观紧密结合起来,引用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的观点告诫与会者务必坚持“敬业、进取、奉献”的精神。在敬业精神的深度解析中,方彦寿所长强调基层党务干部及辅导员在面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应该传递好敬业精神及其引申含义。本义是一种教育思想,是“敬师、敬道”和“孝敬”,做到“敬业乐群”。引申义为职业精神、职业操守。三是道德涵养,朱熹的敬业观,是他的道德涵养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他“主敬涵养”道德工夫论的具体运用。敬业,对学生来说,是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把书读好;对老师来说,就是把书教好;对所有走向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职业,专心致志于事业,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办好。所以,敬业精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我们要以吕榕麟同志为榜样,把他的敬业、奉献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带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树立创先争优的思想,并为之奋斗和拼搏。
听完讲座,学院院长助理、学工处处长官毓钊也畅谈了自身的感受。他认为方彦寿所长的讲座对于弘扬朱子文化、提升基层党务干部和辅导员队伍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抓住学习吕榕麟同志先进事迹的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学院的跨越发展作贡献。
- 上一篇:传承朱子文化 营造书香校园——我院海帆文学社举行学期成果展 2014/3/20
- 下一篇:《百家讲坛》走进学院课堂 2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