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乡村振兴调研篇
2018年7月18日,福州理工学院“心手相连”赤溪调研队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调研赤溪村的农商经济、风土文化等,探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战略。
赤溪村全村现有14个自然村,408户180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02人。自1984年6月《人民日报》刊发反映赤溪村贫困状况的来信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起,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序幕。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国扶贫第一村”。
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这里的扶贫工作并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深刻指出了扶贫工作精准发力的重要性。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赤溪村结合当地山区湿寒的地理特点,化劣势为优势,大力开展白茶种植工作,并将其规模化、精细化。这一行业现已带动当地35%的人口就业,占到村民年平均收入的40%。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了解到赤溪村目前有1600多亩茶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0%。而经过茶企助力,赤溪的白茶已经开始步入生态产业化;村委正积极建设有机白茶园,实现白茶标准化生产,并设立赤溪村白茶文化体验中心,同时将结合实际情况,计划大面积推广菊花种植,打造赤溪特有的田园风光,通过生态农产业带动生态旅游业,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实践中,队员们了解到赤溪现在的发展,离不开“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杜赢等一批大学生的回乡创业,离不开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的不断拓展。在赤溪白茶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走访调研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技术平台建设上、创业氛围宣导上以及在创新项目活化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农村电商平台的架设,使得赤溪村委能够将赤溪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文化,养殖文化通过农村电商的发展,推出赤溪,推出宁德,推出福建,带动更为广泛的效益和营造更为深远的影响。
实践队师生在与当地大学生创业带头人的交流桩,对赤溪村正积极打造的“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品牌,以及如何发展以旅游休闲、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结合专业特长,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活用农村电子商务的思路,认为应当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而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师生们更是提出建议,应当直接将电商平台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在赤溪村感受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走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了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反哺乡村产业经济,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 上一篇:福州理工学院举行第8期校党校培训班开班仪式 2019/12/5
- 下一篇:我校举行“FIT文明宿舍”表彰大会 2019/12/5